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(邢郑)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8年,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.2%。三驾马车摇身一变,变成了"一马当先"。
"在惊喜于我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的同时,更要警惕我国制造业因'低端供给过剩、高端供给不足'遭瓜分'蛋糕'。" 近日,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在由市场监管总局指导,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的"中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高端专家会——第三方监管·合作与创新"论坛上如是建议。
这场以"提升中国质量品牌,落实质量强国战略,实现高质量发展"为主题的专家会,聚焦建设质量强国、提升品牌质量,不仅专家云集,而且观点犀利。
"去年,我国跨境电商的消费规模已经达到了9.1万亿元,还有为数众多的国内消费者跑到国外去购买中高端消费品。全球奢侈品的1/3以上都被中国人买走了,与此同时,马桶盖、电饭煲、化妆品、奶粉这些日用消费品也频频被国外企业抢占了市场。"刘兆彬说,我国制造企业要生存,要发展要壮大,就必须不断提升质量,做好品牌,适应市场需求。
"这种刻板印象的背后,就是质量问题、品牌问题"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表示,我国婴儿奶粉抽检合格率在99.5%以上,对婴儿奶粉的监管日益严格,但仍然有超过60%的家长选择进口奶粉,将近75%的家长担心国产婴儿奶粉不安全。
"我看到过一组数据: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、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58年,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.5年,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仅为7~8年。"边振甲说,质量和品牌是企业的立业之本,我国应该下决心下大力气推进质量工程,品牌工程,"怎么重视都不为过"。
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认为,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,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,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。转变增长方式,由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发展,关键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质量和品牌是物质和文化的交汇,也是经济发展,社会进步,民生改善的标志。加强技术改造和进步,提升品质,改进服务,创建知名品牌是推进质量进步的重要手段。
原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,随着工业产品中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广泛应用,消费品品种数量急剧增长,企业产品出现因设计、制造缺陷产生不安全质量问题的风险加大。应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管制度,建立切实发挥行业自律、消费者维权、社会监督作用的共治格局。
此外,刘兆彬指还出,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应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,第三方监督是质量品牌提升的切入点,是社会现代治理体系的融合点,是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的关键点,是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点,是国际惯例的对接点。
据刘兆彬透露,中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将以第三方监督为关键切入点,发挥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和利益主体监督作用,引入第三方服务,搭建食品、消费品安全检验检测等多种服务合作模式,着力在质量提升、品牌推广方面开拓出一条新路,并通过组织邀请社会力量,共同参与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实施与管理,提升企业品牌质量,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、品牌竞争力的高质量企业。共同参与国际竞争,服务"一带一路"建设,为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、中国品牌贡献力量。
刘兆彬还表示,下一步"中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"专项行动将陆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面向各类企业提供多种增质、增效、增值服务。通过专业化、技术化手段,更好的帮助企业找到质量安全风险点和生产经营痛点,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,提升品牌传播能力。同时依托该平台,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品牌共建,不断深化质量服务、品牌服务等,提振国内企业品牌影响力,提升第三方监管专业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,逐步建成面向社会的系统服务体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